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建设>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审思环境布局 ,对话区域材料——乐余实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05 14:02:3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理论回顾,理解内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幼儿园的空间、 设施、 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儿童建构经验的主要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这意味着幼儿园的环境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回应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开放的、有挑战的、互动性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支持幼儿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

dcc9390918da43baa714b931df00f92b.png

二、布局调整,案例分享

幼儿园课程的起点是班级环境创设,而班级环境创设的第一步是合理规划班级活动室的空间,使班级环境呈现舒适且利于幼儿的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在持续观察幼儿行为后不断地进行调整、优化环境。备课班期间,我们进行了班级环境规划和创设的第一次研讨,在第一次研讨活动中,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生活经验、学习的方式以及班级的结构设计了班级规划图并进行了实践。当时我给大家留了“作业”幼儿进班后,请大家认真去观察幼儿的活动,你创设的环境是否适合幼儿活动,流通、互动、材料取放和整理是否存在一些问题,现在一个月过去了,长假也过了,我也来“收作业”了。

1. 班级区域空间规划你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是否做了调整?基于何种原因做了哪些调整?调整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小2、小4、中1、中2)

 张李婷: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空间设施”已经被列入关键指标之一,其中第36条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结合我们小2班的区域环境布置与调整简单讲讲,希望接下来大家能够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

通过原来教室布局图和后来调整的布局图的对标。我们在图片中可以看到,钢琴的位置、生活区、阅读区、美工区、表演区、语言区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变化。

益智区,我们将钢琴转移到了办公桌前面,这样的调整一方面使得幼儿的区域间有了流动性、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另一方面幼儿的活动通道更宽,在幼儿晨间体锻、户外游戏时进出更加方便、安全。

美工区。小班的幼儿喜欢涂涂画画,所以在美工区里,我们的空间相对比较宽敞,那么如何去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创作灵感呢?将他们的作品更好地展示呢?考虑到艺术美观性,以及能为幼儿提供多视角的展示形式,我们又增加了展台、柜台和网格以及小景展示架,便于幼儿作品更加多样化的表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者艺术品布置环境,做环境的主人。

阅读区,为了给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我们把小床的摆放方向进行了一次微调,将床进行纵向放置。这样一来,靠窗的那排就空出来了,我们的阅读空间变大了,而且孩子们也有了一块属于他们的私密空间,可以在里面说说悄悄话,或者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透过窗户,看看外面的草地、大树,保护自己的小眼睛。在这个私密空间边上我们放了这样的柜子,看中了这个柜子有一个像电视框一样的,如果小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有了表演的意愿,也想要演一演,那么这个框就可以当成表演的道具,对面的小朋友可以把小沙发调整到自己喜欢的位置,变成观众席,然后就能进行一个互动性的故事表演活动。

生活区,我们把生活区分成了两个区域,一个是美食制作的操作区,在这个区域幼儿可以进行一些剥香蕉、剥橘子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剥水果皮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将这个经验迁移到点心吃水果,也有需要剥皮的。同时考虑就近原则,这块区域靠近洗手间,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可以及时洗洗弄弄。另一块区域是生活技能区,我们将生活区与角色区相联系,幼儿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叠衣服、叠裤子或者用勺子喂娃娃吃饭、串珠子等,帮助幼儿基本生活技能的养成,利于后续幼儿户外活动热,或者午睡前需要把衣服脱下来叠放好,还有幼儿尿裤子之后换上干净裤子学着自己穿等等。

表演区,由于我们教室的空间分布,原先我们是准备放在洗手间外面一块区域的,也就是现在喝水柜那块地方,但是考虑到那块地方幼儿洗手、喝水、表演太拥挤,不利于幼儿的表演活动,因此我们就把表演区放置到了走廊,但是我们并没有设置表演区域,考虑到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来自主摆放,因此就没有进行舞台的限制。

倪嘉欣: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以幼儿为本位,顺应幼儿的适宜性发展,我们创设了科学区、美工区、生活区、阅读区、建构区、表演区、私密空间(独处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意愿与能力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交流的的原则,除了阅读区、美工区、生活区、清水积木建构为固定区,其余为活动区。

“无二空间”——保护幼儿的创造性结合开学初的班级区域空间布置,我们将教室前面做了简单的调整,将钢琴与办公桌移至一起,为幼儿提供“相对无边界”空间,我将其称之为“无二空间”,因为不仅在视觉上显得通透敞亮,还为旁边的科学区增添了地面探索空间,同时为幼儿腾出了更多的空间,有助于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自由,也是希望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幼儿的思维有所突破,更富有创意性。也让幼儿的活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强调了幼儿的深度需求和有效学习。目前我们处于小班阶段,幼儿大多以独立游戏为主,但是开展开展小组式学习,进行合作游戏是必然趋势,所以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幼儿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灵动空间”——培养幼儿的艺术性经过比较,我们将走廊里的建构区和音乐区交换了位置,将音乐区和户外连通。音乐是灵动的,所以音乐活动一定也是鲜活有趣的,我们的音乐区没有固定的舞台布置,这个交给幼儿后期自由发挥,当然前期也是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积累经验,同时我们也会提供桌面环境,不仅方便幼儿探索打击乐,也让幼儿在表演的同时无形中感受舞台空间处理。说起空间处理,在活动的时候,可以把门打开,形成纵深空间,将楼梯作为观众席,这样幼儿就面向更大的“舞台”。艺术领域要求注重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创设这样的“灵动空间”,希望可以使幼儿获得的舞台美术的萌芽经验,自身也变得更自信,更富有表现力。

“秘密空间”——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中要求:班级幼儿人数小于25人时,至少需要一个私密区,超过25人时,应提供两个私密区。3——6岁的幼儿有追求独立的意愿,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和世界,因此我们教室调整后设置了两个“秘密空间,一个全私密空间,位于午睡室(但教师依然能够关注到幼儿);一个半私密空间,在语言区的旁边。这两个地方都相对比较安静,有利于达到“空间的隐退”。半开放性的私密空间同时也可以支持两个幼儿之间的交往,说一些悄悄话等。“独处空间”的环境布置得较为童趣、温馨,同时光线也较为柔和,色彩清新雅致,让幼儿更有安全感。

朱春霞:我们班级分别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整

集体活动的地方:一开始集体活动时,因为空间拉的比较开,离电视机相对比较近,我们开学初的集体活动就让前面三桌的孩子身体转过来,其他两桌搬椅子到前面插空坐,一开始还好,过了几天就发现坐在后面两桌的孩子中,长得高的动作灵敏的速度就快,搬椅子就快,他插空就相对在前,而那些小的孩子迟的就落在后面,甚至被挡住看不到。既然我们有集体活动,并且这学期也把上课、上好一节课作为重点,那我们觉得需要留有一块适合集体教学并开展活动的区域,同时为了孩子在集体活动时视野的宽阔,方便观看、学习,不被遮挡,我们将所有柜子、桌子统一后移,并和以往一样每个孩子在某段时间内,集体活动有固定位子。当然在集体活动过后,这块空间场地又被我们的益智区占领,不会存在空间的浪费。

桌子的变动:因为美工区的两张那个桌子是不动的,语言区的桌子用于爱心桌,之前通过拼桌,平常能给孩子用于吃饭、集体操作的桌子其实是5张,虽然孩子勉强能全部坐得下,但其实很挤,塞椅子不方便。而且由于之前是长桌方桌拼的,在我留出集体活动的空间,桌子往后挪其实会与旁边的区域柜子离得太近,空间变窄不方便走动,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单数的管理总是显得那么不方便别扭,比如:虽然排队时我可以不按桌号排队,按做操的队伍排队,排在教室就太长太挤,我们按组排队取物,找好朋友配对又不方便。思来想去我们把桌子重新组合变成了现在的6桌,爱心桌因为用的少,也移到来沙发旁边。这样该有的还是都有,也不影响。签到台的变换有利于和娃娃家结合,娃娃家利用签到台就近游戏,方便收纳。

过道挤怎么办:一开始生活区的排布,床还没有到位,当床都到就发现去喝水、小便的过道太小,容易出现拥挤有安全隐患,后来我们是将床边柜子分开,增加宽松的安全距离。同样的走廊上的建构区,我们一开始和以前一样放了垫子,其实新园走廊很宽,放垫子会影响幼儿建构空间的发挥,避免了空间的局限性,给了孩子更大的拼搭创造空间,同时不用脱鞋也避免了天气变凉,穿鞋搭积木相对更安全,万一积木掉落在鞋上,不至于那么疼。所以我们后来在钱老师的提醒下把垫子拿掉了。

垃圾桶放哪里:在教室里,垃圾桶最好放的地方不要太明显,又方便我们扔垃圾,一开始真的找不到可以放那么一个垃圾桶的地方,感觉每个地方都有柜子,放哪都不合适,后来就放在了钢琴旁边,想想实在太不雅观,然后我们就一起想最好移动最少的柜子挪出位子,放在美工区、生活区附近,方便区域游戏时及时扔垃圾,后来就灵感炸线,挪了一个材料柜,把垃圾桶放在我们办公桌旁边,靠在美工区外过道柜子上,大小高度正好,孩子们扔也方便。

总之,教师要合理利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努力让教室成为一个综合的、相互促进的、完整的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的划分,细化每个区域的细节功能。区域整体空间规划要考虑区域的特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安全。

高晨燕:在幼儿入园后,考虑到集体活动的需要,我们对科探区进行了调整。一开始只是考虑了给集体活动留出位置,在幼儿进行了两次区域游戏后,我们发现他们对万能工匠很感兴趣,万能工匠游戏的空间太小,于是在和幼儿讨论后我们对科探区的材料柜进行第二次调整,将一张放自然资源的材料柜移到了美工区,给科探区留出更多的可移动空间。在科探区,我们目前有一张柜子时放着益智类的小玩具,一张柜子放了松散性材料,另外的柜子和柜面我们都用来摆放万能工匠。为了方便幼儿取放材料,我们还放了一辆小推车在科探区。由于万能工匠的材料种类很多,经过几次游戏后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拿取材料容易洒落,而且一次只能拿两三个。于是我们投放了白色塑料盘,方便幼儿一次拿多种、多量的材料,便于搭建。教室前空出来的一块地方,我们用来玩小碎件,透明材料盒比较大,放在桌上玩的话,操作空间较小。

第二个调整的地方是建构区。一开始,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在建构区铺设了地垫,幼儿的作品会受到垫子的限制。在园长和钱老师的提醒下,我们拿掉了地垫,幼儿搭建时不再受垫子的拘束,有了更大的搭建空间,作品也变得多样化:有城堡、停车场、铁索桥等。

一个基于儿童立场、邀请儿童共同参与、的班级环境,会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班级环境创设中每一步既有教师的预设,也尊重儿童的声音,且教师更多地以儿童的需要为需要幼儿的兴趣是“幼儿想要的”环境创设的依据,幼儿应该得到怎样的发展是“幼儿需要的”环境创设的依据,我们要将“幼儿想要的”与“幼儿需要的”环境创设内容相结合,这样幼儿才能不断自我卷入、自我创生、自我完善,使环境变得灵动、丰富,充满“儿童性”

主持人小结:从老师的分享中,大家是否都看到一个班级的环境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的,它一直是处在变化的过程中的,孩子与材料产生的互动,孩子与环境产生的互动,孩子与孩子产生的互动,你观察到的什么?我们是否需要做出判断进行调整,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推敲的。也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给你一些策略和方向。

2.结合班级环境创设遵循的六大原则,谈一谈在你们班是如何落实的?(小1、中5)

袁佳惠:

班级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家,在班级环境的整体规划当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去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愿望,与幼儿一起建设共同的生活环境为了满足幼儿“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诉求,作为新小班,我们班是如何落实的呢?大家都知道,儿童本位班级环境设计有六大原则:

首先,在第一点“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

1. 我们教室里桌面上的标记小鸡组、小鸭组以及孩子们个人的标记都是他们自主选择的。

2. 孩子们从家里带过来的花瓶用来装饰阅读角,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里。举个例子:我们班的童童小朋友带来了一盆马蹄莲,自从老师把这盆花放在了阅读吧一角,就经常看到她去阅读转转,还时不时的跟身边的人说:“你看这是我带过来的花,好看吗?”所以,用孩子们自己的物品来装饰环境,可以满足他们在班级里的存在感。

3. 孩子们有让自己的作品看得见的权利,所以,在教室里我们准备了很多作品展示架,用来展示他们的作品:看,孩子们自己命名的小碎件拼搭、积木、绘画作品……这些都是充满想象和活力的艺术品,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会很骄傲的跟朋友介绍。

第二点“满足儿童的需要”:

书中说到,班级环境要满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幼儿的生理需要就是包括吃喝拉撒这种基本的需要,也包括生理感官的多样性需要。

1. 我们本周开始规划了喝牛奶的区域,设置里三张牛奶桌,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座位,自己选择想吃的饼干。

2. 书中还提到,就餐环境是由幼儿自主创设自主选择的,吃什么,在哪儿吃,吃多少也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所以,我们班级爱心桌的设置,帮助了吃饭困难,容易呕吐、吃饭慢的幼儿……满足这些幼儿的生理需要。

3. 在满足幼儿各种感官角度,我们考虑到小班的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标记的东西,我们提供了生动形象的饼干宝宝,用来提示小朋友们饼干吃几片,生活区准备了穿衣服、叠衣服的步骤图,由班级里的小朋友来配合共同完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第三点“经验均衡”

1. 班级环境的布置要注重儿童生活和游戏体验。所以,我们进行的《吃饼干》数学活动中认识的图形、颜色对应延伸到物品的收拾整理当中(小篮子上的图形与柜子上的图形相对应),《串珠子》活动延伸到在娃娃家给妈妈串项链等。

2. 饼干的数量在提示卡上结合小朋友幼儿的年龄特点,用数字和圆点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醒幼儿吃饼干数量的同时获取收口一致点数的经验。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结合健康领域,在生活区的墙面环境中,增加了穿衣服、叠衣服的方法提示卡,看了这些有教育意义的提示卡,再通过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实践来提升经验,那才是有效的。

3. 教室预设的经验与幼儿生成的经验要能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我们每个班都设置了语言区、美工区……六大区域,在六大区域中老师提供的大部分材料的指向经验相对来讲比较单一,主要以老师预设为主。书中说到:半开放的空间和低结构的材料有利于儿童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结群。所以,我们班设立了小碎件区。在小碎件区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自由探索获取多维度多元化的经验。

第四点“逐步积累”

1.班级环境创设不能一学期或一学年都不变,要能够反映出幼儿长期经验持续变化的过程。以往的班级公约,就孩子们讨论,把讨论地结果张贴即可,真正的作用……,所以,我们班的班级公约部分是这样的,留白部分是留给幼儿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的公约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留下记号,另一方面也反映孩子们的关键经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2.在我们的网格架上,我们准备了“第一次游戏、第?游戏、第n次游戏”由此可以看到孩子们持续性的活动以及从孩子们记录内容和水平。

第五点“适度留白”

留白可以是认知上的留白,时间上的,留白评价上的留白,也可以是半开放的场地、半结构的材料、随时变化的空间。

在我们的各个区域准备了空白的网格架,减少了装饰性的布置,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由他们来完成

第六点“过程轨迹”

班级环境是一个会变化的生命体,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变化。班级环境要能够体现幼儿的动态化过程。

在自然角“大蒜宝宝的头发有多长”记录表中,孩子们的观察表呈现了他们活动的过程。

全雪梅:

围绕六大原则,在我们班的环境中主要体现在:

一、尊重儿童权利

1.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很多可以展示作品的平台,有可以小支架上支撑式展示作品的、悬挂式暂时作品、插入式展示作品的,还可以暂时立体作品,来丰富我们班的环境。我们给幼儿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持。

2.幼儿的作品上也会有自己的作品命名和标记。

二、满足儿童需要

1.生活区柜子的调整。原本生活区的柜子原本是横过来的,把生活区围了起来,后来发现小朋友们去喝水,那个地方有限,她们都挤在一起,后来我们把柜子竖过来靠墙,这样喝水的地方变大了,也避免了幼儿喝水聚集在一起。这是环境上的一个小小的改变来满足幼儿的需要。

2.自然角小桌子操作区,我们阳台有这样的空间,利用了家长资源,搬来了一张小桌子,找到了一张小凳子放在自然角里,便于儿童随时观察记录的需求。

3.教室里的万能工匠,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中间的场地,又因为万能工工匠的材料如果放在柜子里很多,而且不方便幼儿的拿取,所有我们还提供了小推车来放置这些材料。便于幼儿的拿取。

4.手写板,方便小朋友取放。超轻粘土装在统一的盒子里,放在操作台的中间,方便幼儿的拿取。

5.自主选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去哪个区域玩满足了幼儿自我选择的需求,我们在每个区域里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在区域里面幼儿也是自主选择这些材料。资源库里也提供了很多的材料,供幼儿游戏时选择。

三、经验均衡

创设各个区域环境及区域内容时是结合五大领域思考的。

1.幼儿在阅读区看书的过程中,我们环境布置中的图书的构成、制作方法和修补图书,给幼儿一种耳濡目染的氛围,也是能培养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

2.对数字的认识,我们环境上都是照片和数字的结合,帮助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包括我们的星星银行、签到、小椅子上的和今天去哪玩。星星银行我们用这种刻星星的方式,小朋友们数一数,增加幼儿点数的经验,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的多谁的少,增加幼儿多与少的经验。

3.童心节活动发放我说中国成就调查表,小朋友们回家调查了资料,了解了中国很多的成就,与爸爸妈妈一会绘制了调查表,活动结束后发现丢掉蛮可惜的,摆放在建构区,可以供幼儿参考,加深了解祖国爱祖国的情怀。

4.艺术作品的呈现可以帮助小朋友提升审美和创造能力。之后我们计划在表演区补充打击乐的图谱,增加幼儿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四、逐步积累

1.主题环境逐步积累、自然角环境逐步积累、阅读区环境在逐步积累。都是从无到有的。

2.家长配合:我们班之前魔尺是放在一个小篮子里的,但是小朋友每次去拿魔尺很不方便,后来有小朋友想到小班的时候用奶粉罐装,然后魔尺一个一个竖在里面很方便拿取,于是我们开展家长资源,请家长平时留意奶粉罐,有了就带过来,前不久有一位家长还特意跑到他朋友家拿了三个给我们带过来。无形之中家长也在配合我们完成环境的积累,多的奶粉罐可以放在我们班的资源库来满足环境创设六大原则的第二点满足儿童需要。

五、适度留白

班级公约留白,前面是一些常规的班级公约,后面留白,在前期的一日生活中,我们一起讨论出了两个班级公约,后面我们还会继续讨论,再次添加。

主题板块、阅读区和这我们也在适度留白,后期根据幼儿的活动继续添加。

阅读适度留白

主题适度留白

六、过程轨迹

种植萝卜,从前期的聊天缘起我奶奶挖了很多的花生,我奶奶撒了很多白菜籽开始,调查秋天适合种什么?然后投票选择、种哪里,申请田种植、观察幼芽、间苗开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引发的小朋友的思考,小朋友的问题。

主持人小结:环境创设的六大原则,从文字到环境中呈现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实践到内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理解的同时也找到了方向。

三、互动研讨,思维碰撞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和多元材料,通过有意义的操作与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A4第38条指出: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能够保证多名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

我们以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为例,结合各年龄段指南目标,预设游戏主题,讨论游戏材料的投放。小组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内容。

  

以科学区为例:

b5b42fac402f4511ab44a14a6d1b5636.png


袁飞:小班在这学期科学区目标一共有五点,第一个是能感知和发现物体的材料的软、硬、宽、宽和粗糙等特性。根据这一点,我们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魔术袋,里面同时投放各种软硬和粗糙这些不同材料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些木块钢丝球海绵等。第二点目标是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我们投放的材料有小动物吃饼干,投放的材料是不同形状嘴巴的一些小动物,然后再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饼干。第三点是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方面的特点,能用相应的词来表示。比如套娃玩具,套娃可以让小朋友感知大小和高矮进行排序;还有是大家一起来排队,我们几个人商量的是准备粗细不同的纸筒来感知粗细,我们准备的别的纸筒是一样高的,套娃是纸筒的粗细不一样,让小朋友去比较纸筒的一个粗细。根据从细到粗或者是从粗到细来排序。第四点是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的多少。比如猫去吃对应的一个鱼,数量和小朋友自己去喂小鱼。第五个是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以外的方位词,我们自己想到的是一个场景,里面有房子、大树,还有一些小动物的玩具,然后小朋友去玩游戏、捉迷藏,根据老师的提示去放小朋友的位置。

阅读区我们当时想到的是材料和名称,我们先把目标给罗列出来,目标是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儿歌和童谣,能够听懂感受到儿歌故事,会看画面的根据画面说出图中发生了什么事。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我们想到的方式是通过幼儿的倾听,用电子产品记录小朋友说的事情,还有通过绘本来提高小朋友阅读的兴趣。另外一定要幼儿涂涂画画,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用简单的一些线条画出来。

 

倪嘉欣:

美工区我们根据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先罗列出来。第一点喜欢观察参考树木、日月星空的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二乐于观看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三喜欢涂涂画画并乐在其中,四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季节入手,一共分为了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秋日派对,第二个是浪漫冬季。秋季的话,材料分为三大类,第一个是工具类的,第二个是自然材料,第三个其他类工具类里面,我们常用的废品、颜料,颜料又包含水的丙烯、水墨等等,笔有马克笔、蜡笔、毛笔等等纸有宣纸、彩纸、素描纸、报纸、纸巾,因为不同的纸它能够完成的美术作品它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作用。第二个是自然材料,比如说像树叶、树枝、干花、果实、木片等,其他类的包括黏土、小碎片,比如像马赛克,有亮片、亮粉等等,还有橡皮泥。结合指南目标,我们还可以与自然相结合开展写生活动,其实也不仅仅是自然角,我们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有季节特征的当下的一些景色,比如说树、银杏叶、还有像秋天的花等,还有名作欣赏,让幼儿有欣赏美、感受美的一个能力。第三个也是我们班现阶段的活动,比如说树叶贴画、树叶拓印,用锤子敲在布上,也可以敲在帆布包上面,或者是游戏中与其他区结合。第四个是制作书签,书签它也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完成,比如说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用彩铅或者用蜡笔把它画下来了以后,可以试着用剪刀剪一剪,制作成一棵秋天的大树,在我们班前面有一颗红枫树,孩子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做秋天的味道,从小朋友能够日常中看到的水果入手,比如说石榴,可以让他们用手指点画,还有气泡画等等。

美工区的几个目标:一个是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还有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还有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这几个是我们讨论了之后发现是可以在我们的区域里预设游戏的时候,结合话题中预设的一些美术活动来投放的。

之前我们进行的是“我长大了”和“我的朋友”两个主题,有自画像,还有好朋友的脸、我的幼儿园、笑得露出牙齿的脸这几个内容,我们引导小朋友运用美工区里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去游戏。首先我们将美工区和预设的课程活动延伸到区域,提供一些比如说松散型材料、颜料、生活材料、自然材料,运用这些工具帮助他们制作美术作品。

语言区主要是认真倾听,听懂常用语,听故事看图书,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

我们预设的游戏,首先是续编图书,一开始我们是自制图书,游戏的时候发现小朋友只是漫无目的去做小卡片,对于中班上学期小朋友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改变了一下,根据看到的图书进行一些续编和猜想,结合现有的图书进行续编。

故事表演里面我们投放了一些小头饰、纸偶、磁铁贴片等,进行一些故事讲述和表演。看图说话我们打算提供一些讲过的故事放进去,幼儿根据故事去看一看、讲一讲。

修补图书我们讨论了发现:让小朋友自己单独去修补图书,可能本来只坏了一点点,小朋友去补一补反而坏得更厉害了,还是需要教师要更多地指导。当然现在我们的图书目前来说都是比较新的,之后可能再实施这个活动。

我们还投放了一个可以插内存卡的耳机,把故事存到内存卡里,戴着耳机小朋友可以根据听的故事,把他听到的故事画下来。

最后是讲故事,我们提供场景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故事盒,有一些简单的场景在里面摆摆弄弄,还有一个骰子故事或者通过剪贴和摆摆讲讲的方式,提供一些图片,让小朋友把它剪下来,可以进行涂色或不涂色。比如说我今天想要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我可能到打印的那些图片里面去找一只小猫,因为小朋友现在的绘画技能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强,所以说先暂时让他简单的续编故事里面,看着书上面的进行画,他可能要编一个什么故事,但是他绘画经验达不到,小朋友就没有这个兴趣了,所以给他一些现成的打印的图片他就可以剪下来,然后把它贴在一起进行。

刘淑佳:

科学区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科学探索一方面。其目标主要一个是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还有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植物和人的影响。再一个亲近自然喜欢探究里面常动手动脑探索物品和材料并乐在其中。我们小班是结合自然角、美工区来做的,我们的科学区也结合到自然角里面来做的,包括一些自然角里去观察叶子观察花,用自然角里面的东西去制作。

我们预设的游戏是沉与浮、吹泡泡、颜色变变变。沉与浮:提供水盆和记录单,让他去去找教室里有没有,不给他固定材料,只预设主题。你可以到教室里随便去找什么材料来进行实验,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还有根据现结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

因为我们进行过吹泡泡的活动,小朋友很感兴趣,所以我们也继续提供一些泡泡水和记录单在区域里面,可以根据记录单,结合松散性材料,去找相应的材料去试。颜色变变变也是我们这一周进行的一节科学活动,探索颜料,提供一些纸巾、颜料、色素一次性的透明杯子,让小朋友进行颜色的实验。

主持人小结:关于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是一门大学问,并不是通过我们一次教研活动就能解决的,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先从个别区域思考起来,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方向的老师,无论是班级空间的再次调整还是接下来的材料的投放,都能给到你一些灵感。我也特别去关注了一下我们的问题墙,老师们提出了关于松散性材料的投放和使用还存在一些困惑。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暂时不做深度的交流,等下次的研讨,我们走进一些班级现场,结合现场观摩再做研讨。接下来两周,请大家结合今天研讨的三个区域,在自己班级进行实践并将调整后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以便于下次的现场研讨。老师们,我们常说要做“真教研”,真体现在“真问题”“真现场”,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是活动主体,就像班级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班级的主体一样,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希望有更多地老师一起来分享自己班级做法,分享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